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不專業金曲26大預測 - 最佳音樂錄影帶獎



今年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蔡依林可以說是大贏家,一舉入圍了兩隻MV《Play 我呸》以及《不一樣又怎樣》。一動一靜,可以說是專輯裡最有話題代表作的兩隻MV。再來就是24屆金曲獎一舉拿下最佳新人獎的Miss Ko,去年發的第二張專輯的主打歌《自拍》。再來就是今年入圍歌后的魏如萱,由陳綺貞包辦詞曲的《在不確定的世界裡》,甚至連MV陳綺貞都誇刀拍攝。最後就是李劍青的《匆匆》,抱歉我真的沒聽過這號人物,但仍被這首濃濃的鄉愁給打動。

1. 在不確定的世界裡《還是要相信愛情啊混蛋們》/添翼創越工作室﹙導演:黃中平﹚

這首歌找黃中平導演來真是正確的選擇,MV裡呈現了大自然很美的樣貌,加上導演自己的色調,與這首歌真的是非常完美的搭配。大量的出現蝴蝶在Waa身上遊走,加上大自然的花花草草,Waa躺著怎麼拍就是美。最後副歌加上Bass澎湃的情感,陳綺貞是黑夜,Waa是白天,最後白天與黑夜互相擁抱。與歌曲本身搭配非常的完美,文藝范兒的歌曲就是要這麼導呀,陳綺貞裹著鮮紅的手腕,酷靚的刷著Bass,不用說任何話就為這支MV帶來高潮。

只不過這首個美中不足的就是故事性稍嫌不足,要匹配“最佳音樂錄影帶獎”這個稱號,故事性真的很重要。像是去年25屆何男宏導演執導的《流浪者之歌》,有許多的支線在支撐著這整個MV,最後那位老人骨灰往富士山前的湖泊一撒,誰不能為之動容呀?

簡評:美得令人無法喘氣,白天與黑夜女神互相擁抱,在黑夜之中為何不能有白天的存在?


2. 自拍 ft. 安心亞《XXXIII》/顏社企業有限公司﹙導演:李伯恩﹚

我很喜歡Miss Ko的歌,第二張專輯也是呈現跟第一張差不多的面貌,而且多了一些復古的元素,但是這首MV我真的認為是一大的敗筆:(1)置入性行銷的過火令人有點被惱怒。(2)跟歌詞一樣沒什麼內容。(3)開頭 「自拍」的這兩個字(如此篇文文章開頭的圖片)醜到令人想把你們自拍的手機摔爛。歌呈現時下年輕人愛自拍的一些現象,如果要苛求詞曲要多有內涵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但是MV如果有些創意的拍攝手法的話,那也不會讓人太挑毛病。但偏偏這MV幾乎就是像是在拍HTC的廣告一樣來拍攝,讓人搞不懂到底是在拍廣告還是在拍MV。歌本身很好聽,但被MV搞砸了就是這樣。

簡評:為何不把這MV的名額讓給:這樣你還要愛我嗎?《偏執面》???為何~為何~?

3. Play我呸《呸》/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導演:陳奕仁﹚

抱歉我先得承認我是蔡依林鐵粉,不過還是會盡量客觀的評斷啦(笑)。這MV一出來真的是打趴不知道多少同樣動感歌手。MV在配色使用上非常的美,是那種很流行的色彩,然後再結合模擬人生的遊戲畫面,就是一種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感覺呀(撥頭髮)通常大部分這種電子舞曲的詞都很無腦,但這首請來了李格弟來寫,真的是把現在社會的一些現象諷刺的很到位,MV裏有四位角色:無腦富家千金、心機愛脫女星、假掰文藝青年以及窈窕健身教練。在以往快歌舞曲的MV大部份不是唱唱跳跳,濃妝豔抹,然後跟舞者穿著鮮豔的衣裳在跳著標準動作的舞蹈,這MV就結束了。但是Play我呸真的是就是演很大,跟歌迷拍完翻白眼簡直就是經典中的經典,這個畫面一直被截圖拿來使用。因此蔡依林就有個呸姐的封號(笑),但這MV也不是這樣演一眼每個角色就算了,無腦富家千金最後跌倒居然跟花瓶一樣破了,最後Zoom Out台灣也有很多細節在諷刺台灣當今的象限,不論是不是蔡依林自己要求的,這已經是把“政治視為禁忌”銘記在心的藝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社會一些議題的看法,尤其是我接下來要說的第四支MV《不一樣又怎樣》

簡評:哎呦你Play成這樣以後MV還要怎麼拍啦,雖然我Muse那張專輯也有一樣的疑問,但我真的覺得呸姐進化的越來越強大。期待一年後的新專輯。

4. 不一樣又怎樣《呸》/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導演:侯季然﹚

雖然身為鐵粉,但也很少看完蔡依林的慢歌MV會讓人哭斷腸的,近年就屬這一隻MV最感人了。整隻MV就完全是一隻濃縮版的女同志愛情電影,歸雅蕾一出來演哭戲,有誰能不被感動?靜靜地坐在旁邊等待著自己的伴侶,最後卻又不能為自己心愛的人簽字,最後諷刺的還只能請已經沒有聯絡的遠房親戚來幫忙簽字。雖然最後伴侶撒手人寰,但穿越時空拉著他的手回去過往,舉行一場屬於自己的婚禮。再怎麼鐵石心腸的人也都會被感動吧?用這樣的真實案例告訴社會,法律制度如何的不公平對待著LGBT,“信望愛都一樣,不一樣又怎樣?”。

簡評:護家盟你們的良心被口啃了嗎?別人結婚幹你們屁事?(怒)



5. 匆匆《匆匆》/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導演:鄧勇星、席然﹚

我也是因為金曲獎,看到入圍名單才知道有李劍青這位歌手,這首歌就是充滿著濃濃的鄉愁。大陸的火車上訪問著不同的男女老少,有點像是紀錄片的方式記錄著每個人都有著每個人不同的故事,許多人在過年的時候不能回家,甚至回家之前家人就要出殯無法見到最後一面,再搭配著這首歌的詞,真的是好想就在家家裡陪陪家人,不要出遠門好好地陪家人。每個青年都有著北漂夢,努力的外出打拼,都想要有點了成績回家鄉也好讓自己家人感到驕傲。這就是這一代人的故事。

簡評:真實的記錄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都是最好的演員。

  • 遺珠:這樣你還要愛我嗎《偏執面》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講了那麼多,還是來得預測一下贏家是誰,私心是最喜歡《Play我呸》,但還是得揣摩一下評審的口味,個人覺得最後會是《不一樣又怎樣》,每個都是硬底子演員,張書豪雖然只是配角,但也讓整個故事更加的完整,最後那一句:「他是我妻子。」有誰能不為之動容?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HTC Red Butterfly 不專業開箱文


我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禮拜五去西門電影街三星維修中心

想把我那隻老扣扣三星i9000給醫治好

天呀我的usb插槽更換居然要五千元,而且店員態度很不好。

反正以後我誓死不買任何三星

經過西門的HTC直營店 - 耀傳國際

再度把玩了一下HTC蝴蝶機,實在是就像slogan 所說的“愛不釋手”

之前有幸在十二月十一日當天在晶華酒店擔任蝴蝶機發表會的工作人員

我三不五時要在後台幫忙顧這些蝴蝶。於是有些機會可以把玩一下,

之前一直對於HTC常常聽到不好的評價,比如說常常當機,還是bug很多等等。

但我趁空隙玩了一下的感想是根本不會呀!亂說的吧?XD

不愧是四核心,任何動作比翻白眼還要快呀XDDDDD

廢話不多說立刻進入開箱文主題:

[註:我只是想要單純的把跟我多年的i9000來與蝴蝶機比較一下外觀~當然對三星很不公平。因為三年時間可以讓自家產品有很大的進步。因為我也沒有iPhone 5可以拿來比較。XD]

外觀簡潔典雅上方與側邊就是HTC logo





我來打開它了噢(明明店員就幫我已經不止打開過還包了膜XD)






登愣!螢幕實在好大好過癮呀!




螢幕真的好大,顏色飽和度實在非常的充足呀。旁邊的薯條先生都遜色了XD







裡面所附的配件:USB線、耳機、插頭以及說明書。




打開霧面的塑膠包裝套,可惜是封死的,只能用刀片割開。





很特別的是一般的電源線或者是耳機線都是用裡面有類似鐵絲的線來捆綁,而HTC的是用兩個特製的橡皮筋,細微之處可以看到HTC的用心。




於是乎忍不住來測試一下耳機的效能,我習慣都會找一些洞吃大吃的舞曲來測試耳機的中低音,雖然原廠的耳機音效沒有像Beats那麼優質,但就隨手機附贈的耳機來說已經算是不錯了(哪像當初三星所附的耳機音效有夠差的=ㄦ=)





拿出陪伴我將近三年的Samsung i90009來比較,身高就差了一大截呀!




來~躺平看看,厚度看似差不多,而蝴蝶機有著特有的圓形弧線。i900只是導了一個圓角這樣。






放大蝴蝶機上端來看,手機右上方室micro SD卡以及SIM卡插槽中間是開關再來是耳機孔






來!躺平喔~厚度蝴蝶機還是略勝一籌,高度更不用說。不過我覺得胡蝶機的兩個缺點之一,就是手機平放在桌面剛好揚聲孔會被遮住,仔細看看圖片i9000屁股這邊有一個稍微突出的設計,如果蝴蝶機背部下端也這樣設計,也許就可以解決了這個問題(不過也許就變醜了也不一定)





轉個方向我門來看看屁股XD。很明顯的差異就是HOME鍵,雖然都是三個按鍵的設計,但是蝴蝶機則不是像三星與蘋果那樣的實體按鍵。這樣也讓外觀更加簡潔。而胡蝶機的另一個致命缺點就是:你看看你看看蝴蝶屁股的USB充電插槽!!!!!你叫我這個沒有指甲的男生怎麼打開?????雖然這樣外觀更加一致,可是我每次可是開得膽戰心驚的




不過三星i9000屁屁也沒好到哪去,仔細看i9000的屁股有一個細細長長地小孔,那個是讓使用者換電池的小孔,但是經年累月下來整個都被我摳到變形了!也許就是因為這樣,蝴蝶機的設計就是一體成型,加上裡面許多縫隙都有使用膠條防水,但這樣缺點就是無法更換電池。但這不也是iPhone的缺點?不過我覺得現在幾乎有智慧型手機的應該都有一臺移動電源吧?(像我的贈品就是五千毫安培的移動電源)所以我暫時不會把不能更換電池列入蝴蝶機的缺點之一。





向左轉來看看,i9000右邊是電源鍵,蝴蝶機則是音量鍵。




音量鍵有放射狀的同心圓紋路,很有質感。




再來是頭部:i9000的聽筒明顯沒有防水XD。而蝴蝶機則是四處的縫隙都有膠條,耳機也是。大致上前置鏡頭的位置都沒什麼太大不一樣。






再來就是畫面的部分了:440ppi真的是超棒的!




你在看我嗎?你可以在靠近一點!!!!!!你看看就是那麼美呀!(撒花)



我們再來看看背面,哎呦你看這鋼琴烤漆好犯規>///////<






背面屁屁的地方:有著Beats的LOGO以及揚聲孔。





鏡頭與閃光燈






好美的屁屁呀!!!!!!(聽起來色色的XD)





HTC  LOGO 與手機非常match,低調又很好看





背面上端也好美,這個角度看手機的背面弧度也很優美。





當然手機一定除了包膜之外一定要找個家給它住,於是乎我買了HOMOSA皮套給它住。





左邊還可以放卡片(但只能放兩張=ㄦ=)





左邊有一個不知道掀起來要幹嘛的地方,這邊是有磁鐵的=ㄦ=








幫她穿好衣服了。






咖啡色配紅色滿配的。都有種低調的質感。


相關影片可以看以下幾個介紹:


上面這個有爆點一定要看完。不要覺得前面介紹很爛,後面真的是不用言語就可以說明蝴蝶機的畫值有多棒了


[開箱完畢]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終於瞭解,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照的進來。

[無雷短評]

李安導演之所以能成為國際大導演,在於他的電影兼具了美學與說一口好故事的能力。而看完他的電影之所以後勁那麼強是因為他會留下線索讓你反思劇情,藉由你本身的經驗與邏輯揣摩結尾。李安在此片埋下的符號,讓你在影片結尾反思劇情究竟為何時忽然找到自己的答案。而此答案會讓你反思人性與殘酷的現實,答案浮現的同時眼淚也不自覺地從眼眶中掉下來。一部好的電影不外乎就是劇情要好畫面要美,對於李安來說這些要求只是六十分及格。李安完美的編碼,讓民眾透過自己本身的價值觀與經驗來解碼,造就了屬於每個人的結局。我的結局是人有時候不得不面對殘忍的現實,以及殘忍的面對現實。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蔡衍明這種貨色,竟然將主導台灣的媒體走向,悲!!


(編按:蔡衍明等人買蘋果,行政院院長陳冲卻毫不在意,於是一群大學生今天下午冒雨在行政院前抗議。聲援他們之後,覺得需要對蔡衍明這種媒體大亨嚴厲撻伐,才會有這篇文章。po完文章,要再去大學生守夜的地方,為台灣漸漸流失的新聞自由、媒體獨立,續做努力。台灣在馬英九以及跟他有著特殊性關係的金溥聰執政之後,新聞自由全面潰散,還好還是有新一代台灣人站出來,我們這些大人如果不努力,終將被後代子孫恥笑。)


上個星期,十幾位前《中國時報》同仁聚會,慶祝前總編輯王健壯正式離開《旺旺中時》──因為他把在那個報紙的專欄停掉了。

蔡衍明在買下余紀中老先生創辦的《中國時報》改名《旺旺中時》之後,很多老同事對這份報紙、這個傳媒還是有所期待,以為蔡衍明因為清楚自己是個文化蠢才兼媒體白癡,所以不會插手編務。可是這些天真的老同事們都錯得離譜,因為光是下面這些事,就讓大家看清,正是因為蔡衍明是個文化蠢才媒體白癡,他才毫無顧忌地做了許多毫無羞恥的事情,而且洋洋自得。

哪些事呢?隨便舉些例子。

其一。
根據20092月《天下雜誌》416「報告主任,我們買了中時」這篇文章披露,蔡衍明在買下中時之後,旺旺內部的《旺旺月刊》曾經刊登蔡衍明拜訪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的消息,《天下雜誌》形容該刊物上一張醒目的官式拜訪照片,「蔡衍明挺直背脊,以身體三分之二坐姿坐在沙發上,雙手緊握放在大腿,另一邊坐的則是國台辦主任王毅。」相信所有看到這篇報導的人都會噴飯,原來這個叫蔡衍明的並不知道,在民主國家經營媒體是不需要向政府官員報告的,因為媒體並不是政府特許的熱臉貼冷屁股事業。蔡衍明,你現在懂了吧──雖然我還是很懷疑。

其二。
針對中天、中視董監事變更案,蔡衍明大辣辣地在《旺旺中時》等好幾份報紙上刊登緝兇式的廣告「理直氣壯  以直報怨」,羞辱NCC委員。原來,這個傢伙以為自己已經是媒體大亨了,所以跟自己有關的事情,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凌辱跟他作對的人。

其三。
上述事情發展期間,蔡衍明因為不高興媒改團體的學者意見,以及記者的報導,竟然先後對「媒觀會」董事長管中祥、「台灣記協」會長莊豐嘉、《財訊》記者田習如、《天下雜誌》前記者林倖妃四人寄出存證信函,要求當事人認錯,否則不排除提告。一個蠢才幹蠢事也就罷了,還希望司法體系來證明他這種蠢行,白癡!!

其四。
這個很會賺錢(?)可是對民主、人權一無認識的媒體大亨,為了討好中國共產黨,竟然敢在美國最重要的報紙之一《華盛頓郵報》大放厥詞,在接受記者Andrew Higgins訪問時說,「六四天安門大屠殺沒有死那麼多人」。余老先生地下有知,一定很訝異,於六四天安門大屠殺期間報導中國這件悲劇不遺餘力的《中國時報》,最後怎麼會在這種貨色手裡。




其五。
今年28, 一位署名「錢衷時」的讀者,寫了篇「蔡六四,先別報告主任」的投書於《自由時報》刊出,狠狠地奚落了這個有錢的大亨,想不到他竟然氣憤到一定要把此人揪 出,甚至還懸賞了一百萬獎金。姑且不論該篇投書寫得極好,光是蔡衍明這個百萬懸賞的作法,其實已經讓人回想起當年國民黨白色恐怖時期一堆人渣忘八蛋針對民 主人士所使用的下流手段。當年《中國時報》在余老先生主導下,軟硬兼施地批判白色恐怖,想不到多年之後,心懷統一大志的蔡衍明,毫不心軟地在報社內大搞白 色恐怖。混帳東西!!

  
其六。
今年57,在一場與電視併購有關的公聽會上,蔡衍明在承認他所擁有的媒體確實收受中國共產黨當局購買新聞版面的資金、置入中共方面要求的宣傳內容之後,竟然語出驚人地問,(翻自錄音帶)「……有啦,有發生啦,被罰了一百八十萬,法律上就是被罰就罰了嘛,但是我要講的是什麼,為什麼不讓我們賺光明正大的錢?為什麼要讓我們賺偷偷摸摸的錢?當然這是過去的一些陸委會規定什麼,我是不知道,但是,我認為,應該讓我們去賺這個錢。」看到沒有,一個媒體的負責人,竟然連「宣傳」「新聞」都搞不清楚,更不講此事還涉及國家安全問題,在反新聞置入甚至已經立法的今天,還大辣辣地表明「要賺這個錢」。中國共產黨用到這種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蠢才的蠢才,真的不瞭解他們在想什麼。

其七。
最近最讓人髮指的一件事,則是「走路工事件」。在《時報週刊》副總編輯林朝鑫涉入的「修理黃國昌老師走路工事件」真相爆發之後,台灣新聞史上最醜陋的一個自導自演的假新聞,便在台灣人的眼皮下展開。林朝鑫身為蔡衍明愛將兼新聞圈敗類,他其實也害到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裡頭許多老中時,因為這些人並不知道其中奧妙,於是隨著林朝鑫的設計起舞,以為可以為蔡衍明「建功」,最後徒然讓自己的版面或電視畫面活生生地成為新聞史上的大笑話。蔡衍明身為媒體白癡文化蠢才,我斷言,他如果把編輯部交給林朝鑫這種痞子,老實講,台灣新聞史上最爆笑的媒體操作,將會讓台灣人大開眼界。


其八。
最新的有關蔡衍明完全沒有媒體素養的例子,則見諸前兩個星期王文淵、辜仲諒、蔡衍明與《蘋果日報》編輯部高階主管會面的新聞。會中,蔡衍明不但強調「(新聞)怎麼可能不接受關說」,還對中國新聞的報導方向,對王、辜二人「善意提醒」,「……你們二位大股東要考慮一下,因為你們在大陸還要發展,以後會遇到什麼事還不知道,到時不要怪我沒有提醒你們。」唉,台灣的媒體,如果最後被蔡衍明這種「統一急先鋒兼台灣第一富兼媒體下三濫」主導,當然是遂了馬英九這廝(不要忘了還有跟他有著特殊性關係的金溥聰)的心願,可是台灣人奮鬥多年才稍見成果的媒體自主、新聞自由,也將出現空前的危機。

總之,最後還是兩句老話,「本人保留法律追訴權」以及「本文放棄版權,大家自由轉載」。為了台灣有個跟中國不一樣的明天,除了豁出去,好像也別無他法了,台灣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大家一起加油

轉載自http://whiteeyeishere.blogspot.tw/2012/11/blog-post_26.html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走出社會邊緣 張懸:年輕人站出來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

旺中併購案吵得沸沸揚揚之際,創作音樂人張懸是少數談論此事的公眾人物。她說,重點絕對不是蔡衍明先生,也不是旺仔小饅頭, 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做出群眾的選擇與示範,讓NCC各式各樣的審查制度看見民意訴求,被導向一個比較健全審慎、不能輕易私相授受,回到正常的管道上,國家 機制才能正常運作。
選擇站出來發聲,張懸說:「如果我覺得我只是一個歌手,無法介入什麼;我只是一個上班族,無法改變什麼,那麼它將全部影響到,記者覺得自己只是做工的,那他也不會有任何媒體公器的力量。總有一天,媒體會變成了集團產業一環。」
面 對併購案,張懸關心的不只是媒體壟斷,她更在乎「不同的聲音」。「我已經厭倦了台灣社會永遠用二分法討論問題。媒體長期非必要性的聳動臆測,導致公眾無法 經由媒體或輿論獲得成長。」如果公民輿論能覺醒,政府才會知道它民意取向在哪裡,而不會讓政府覺得,群眾仰賴他們替人民做決定,「我們不能坐在那邊等著一 個政策出來,才去鼓掌或唾棄。如果我們沒有試著爭取在輿論裡成長、發言的機會,那是非常可惜的。」
「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發言權,因為發言是 一個溝通的過程,別人知道你在意這件事情,那麼我們彼此才會有交集,並且回過頭來影響對方。如果我們永遠封口不談,把媒體公共文化的權利放在很高的地方吵 來吵去,那麼這個社會在民主時代卻還無法產生辯證管道,不管有沒有媒體,我們都是自我放逐的一群,放逐到消費、偶像崇拜,把媒體和知識份子放到一個被豢養 的地區,因為他們覺得社會不需要他們在講一些嚴肅的東西。」



這一刻你是一個最快樂的人

你看見你想看見的,你將它發生

因你,我像戴上玫瑰色的眼鏡

看見尋常不會有的奇異與歡愉

你美而不能思議



用 「歌手」的身分向大眾訴說,張懸直言,這幾年市場上「創作歌手」成了值錢商品、頗受尊重。「我就拿這一點尊重,去換年輕人的思考。因為世界的改變都得靠年 輕人,不論他們有沒有自覺,都將影響下一個十年。如果年輕人看不見自己的潛力,包括發言的潛力,甘於自我放棄認為社會不需要年輕人的聲音,那就是倒果為因 了。」

藝人張懸10日在台北出席新專輯記者會,距離上次發片已相隔3年,專輯中以歌曲「玫瑰色的你」訴說對環保人士的尊重和感佩。(圖文/中央社)

企 圖用自身影響力去觸動更多人的過程中,張懸不諱言,這個過程讓她很焦慮,「如果我做這些,最後只得到一個『張懸很棒』的評語,那我也只不過是一個『泛情 調』的歌手。」張懸說,如果這些話沒有辦法讓我的聽眾除了把評價回歸到我身上之外,在自身生活中進行改變,那麼這些人也只是在追逐我的表演。


這一刻你是一個最天真的人
你手裡沒有魔笛,只有一支破舊的大旗
你像丑兒揮舞它 ; 你不怕髒地玩遊戲 
你看起來累壞了但你沒有停


希 望年輕人思考,張懸在網路上舉辦「徵文比賽」,邀請歌迷和聽眾一起針對幾個社會議題,包括美麗灣、中科四期等發表意見和想法,並且嚴禁「心得文」。「我一 直很邊緣化,右派的人覺得我到底在幹嘛,而很左的人則覺得我幹嘛去淌主流渾水。但我盡可能去忽略我被邊緣化的狀態,希望透過這項徵文比賽,讓更多人去看看 那些平常不會看的嚴肅文章。」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和他們身處的社會,就像是存在著『不被祝福的距離』的戀人。」張懸說:「你知道這些事,你 也在乎,只是沒那麼多時間掏心掏肺地在乎,因為你也在為自己的生活焦慮,畢竟這是一個連上班族都被邊緣化、低下化的時代。但就像是要失去一個你還希望能繼 續跟他在一起的戀人一樣,我們都需要一點勇敢,而年輕人正是可以熱血談戀愛的年紀。」
這是一個媒體、政府,都不鼓勵民眾和他認為重要的東西 「在一起」的時代,如果還有機會,應該要用盡各種方法「在一起」,想辦法跨出那段距離,而不只是悲嘆。「和任何覺得重要的東西在一起,和對的訴求在一起, 轉化為一種絕不放棄、永遠嘗試找方法的狀態,才有可能出現新的緣分和機會,就是因為這樣,愛情才可貴得不得了。」
如果事情注定失敗,那是因 為他對一個人還不夠重要,面對真正重要、不能失去的東西時,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我只是想知道,年輕人覺得這個社會重不重要,因為你對這個社會好重 要!」張懸說:「我講出這些話,或許連年輕人也會卻步,但我說這些,等於是一場告白,就等有沒有人要我吧。」

張懸鼓勵年輕人別隨波逐流,只要願意站出來實踐,就不會孤單。2011年10月6日,行政院大門前聚集近千位彰化農民,抗議中科四期調度農業用水工程,搶奪農民灌溉用水。(圖文/黃士航)

「當 那些人願意開始嘗試,我保證,不管他們失敗與否,都不會孤單,都會有我這樣子的人陪伴聆聽,如果他們沒有接收這些訊息,我們終究會隔得很遠,只要媒體不再 報導我,我們將天涯不相見了。」作為一個傳聲筒而非傳道者,張懸呼籲更多人往前站,就像佔領華爾街,許多有趣的標語和象徵被翻出來,成為訴求,持續滾動在 每個人身上,留下標記,有時只是一個浮水印、有時是一枚刺青,不論抗議有沒有演變成更大的行動,訴求都會不斷成為一個個烙印。當你看到這個現象是有可能 的,原本對這件事沒感覺的人,才能看見力量,這不是一個歌手可以帶來的影響。
「也許這幾年有更多年輕人站出來,我不要他們孤單。我成長的過 程中,有太多時候被當成異類,這些站出來的人要的不是社會肯定,而是與其他年輕人的連結。」張懸哽咽地說,她想告訴這些有受感動,但尚未開始實踐的年輕 人,感動可以帶來很大的力量,如果多數人只選擇隨波逐流,那麼願意嘗試找方法的年輕人,將會非常孤單。


這一刻你是一個最憂愁的人
你有著多少溫柔,才能從不輕言傷心
而你告別所有對幸福的定義
投身萬物中,神的愛恨與空虛
和你一起,只與你一起
玫瑰色的你


多年前曾走訪樂生療養院,張懸當時遭遇很大打擊,有個年輕人對她痛罵,指責她是一個國民黨高官的女兒,什麼都不懂,憑什麼到這裡來?那次的衝擊,給了她很大的反省,對任何的議題,都用盡力去理解。
這 幾年陸續發生社會議題,她也深入關心。張懸說,看見作家吳音寧擋在怪手前,她在新聞報導前忍不住流淚。她說,許多藝文界的人說,專業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 但看著那則新聞,得要思考的是,什麼樣的社會得讓作家擋在怪手前面;就像什麼樣的社會得讓歌手流著淚在聽眾面前,對他們說,希望年輕人不要害怕這個社會中 讓人傷痛的事,因為20歲的傷痛可以化做動力,但50歲的傷痛就只剩下傷痛。
「我不認識吳音寧,但我假設我們都盡了最大努力做自己的事,看 著後續報導卻讓我傷心,因為激情過去,沒有更多人願意去瞭解土地開發、經濟政策。」張懸氣憤地說,這些激情發生之後,決策權力一樣握在政府手中,政府以 「為你們好」為理由代替人民做決策,但民主是人民要求政府做好人民所需要的。
有一天當民眾真的受不了時,就會出現改變,「改變永遠會來,但我想知道的是,台灣社會可不可以更聰明一點,不要在腐敗到極點之後,才有所改變?」張懸說,她能做的是珍惜現在的身份,保有發言權力和管道,讓別人需要她時,還可以擁有力量。
「我很少對觀眾有什麼要求,我也不要求大家排隊預購,喜歡我的觀眾知道我需要什麼或想要什麼的話,我願意說這麼一次,請你們在自己的環境裡面,去幫助另一個張懸,去做一件小小的、像我一樣可以做到的事,只要我不是孤單的,你們就不會是孤單的。」

文章轉錄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1432